汽车发布网 > 新闻 > 评测 > 亏损109亿“裁员”2000人 伤在滴滴 痛在共享出行

亏损109亿“裁员”2000人 伤在滴滴 痛在共享出行

2019-12-24 15:09:36 原创 来源: 编辑:
分享: 微信 微博
亏损109亿“裁员”2000人 伤在滴滴 痛在共享出行

来源标题:伤在滴滴 痛在共享出行

尽管原因不尽相同,但滴滴未能走出共享出行寒冬的怪圈。刚刚过完农历新年,滴滴出行2月15日宣布进行人员优化,“裁员”规模涉及2000人,占比达到15%。此前一天,滴滴出行2018年亏损109亿元的消息刚刚曝出。作为共享经济的代表性样本,互联网出行过去一年遭遇滑铁卢,单车领域的ofo、租车领域的途歌,曾经的王牌创业项目相继陷入困境,轮到老大哥滴滴,共享出行错在了哪里?

资本魔力

虽然没有上市,但是关于滴滴的数据从未间断。尤其是这一波互联网寒冬周期,滴滴是少有的直接宣布了“裁员计划”的公司。滴滴CEO程维在月度会议上宣布,滴滴将准备好过冬,会对业务重组带来的岗位重叠和绩效不达标的员工进行减员,整体裁员比例占到全员的15%,涉及2000人左右,并对非主业进行“关停并转”。

这不是程维第一次对滴滴发出报警信号,从2018年两起顺风车安全事件后,这家共享出行的巨无霸公司,一直萦绕着“整顿”、“安全”、“重组”甚至“危机”等字眼。

程维在2018年9月的内部信中说,滴滴成立六年从未实现盈利。

但事实上,在2018年初,内外部对滴滴的发展境况非常乐观,作为六年拿下十余轮超过200亿美元融资的滴滴而言,在合并了快的、Uber中国等主要对手后,2018年本可以迎来财务转正。

一年前的公开消息指出,滴滴在2017年主营业务亏损2亿多美元,整体亏损3亿-4亿美元。而预计滴滴2018年主营业务将实现盈利,净利润有希望接近10亿美元,实现整体“微赚钱”。

不过,命运很快关上至少暂时关上了这扇门,在巨大的安全压力和政策合规压力下,滴滴内部流出的消息称,2018年全年持续巨额亏损达109亿元,其中在司机补贴方面支出共计113亿元。

程维曾在内部信解读过滴滴“不赚钱”的商业逻辑,滴滴出行业务对应GMV的平均抽成约为16%,绝大部分返还给了司机和乘客,公司整体对应GMV的毛利率只有1.6%。

当然,从数字上看,亏损的滴滴也并不是穷孩子创业,在拥有了阿里、腾讯、软银等豪华投资团队背后,滴滴已经累计融资超过200亿美元,这远远超过传闻中累计近400亿元的亏损额。

这种资本富余的底气,不仅能够支撑滴滴的巨额补贴,甚至能够花更多的钱进行对外投资,有公开数据不完整估算,滴滴2018年对外投资超过200亿元,用于国际扩张和金融、车服等拓展性业务。

调整脉络

不过,滴滴出行保持对财务数据的讳莫如深,也并不将人员优化与之关联。相反的是,程维解释,2019年滴滴将在安全技术、产品和线下司机管理及国际化等重点领域加大投入,继续招聘2500人,2019年底员工总人数将和2018年底的1.3万人持平。

一出一进,在滴滴的调整脉络里面,财务平衡看起来并不像最大的因素,仍然是持续了大半年的安全和效率问题。在顺风车安全事件之后,滴滴曾宣布,不再把营收作为主要目标,而是“all in 安全”,成立地方事务部设置应急处置部和地方公安及应急管理联络部,并任命王欣为首席出行安全官,直接向程维汇报。

时至今日,顺风车恢复上线遥遥无期,来自交通部等多部委的整顿要求仍在继续,各地网约车落地政策的执行越来越严格,内外规范之下,关于“滴滴打不到车”的声音越来越多。

与此同时,滴滴的原地踏步也给了竞争对手喘息机会,首汽约车、神州专车、曹操专车等追赶者不失时机地开展市场攻势,争夺乘客,更在争夺司机。这或许成为滴滴2018年对司机补贴高达113亿元的主要原因。

有业内人士指出,综合滴滴内部信和公开消息,过去相当一段时间,滴滴内部至少有三个业务实现了初步盈利:顺风车事业部、汽车资产管理中心和代驾事业部。但转型之后,滴滴全力投入安全和合规,人员结构和人才能力上需要做相应的转身和调整。重要的是,安全和合规业务不是商业范畴,并非营收导向,只花钱不赚钱,将长期影响滴滴财务数据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滴滴在顺风车、快车、专车等核心业务上谨慎和收缩,而在金融、车服、国际化等业务上仍然动作迅猛。比如,2019年1月,滴滴“金融服务”频道在滴滴客户端悄然上线,包含重大疾病互助、大病筹款产品,以及健康险、理财、车险等;小桔车服也是滴滴重点拓展的新业务,成立北京、杭州双总部,并与北汽新能源成立合资公司;日本、墨西哥、澳大利亚成为海外重点拓展的市场。

回归本质

从共享单车押金危机,到共享租车大退败,再到滴滴的亏损压力,在业务和人员收放之外,共享出行需要解决的核心仍然是基本的商业模式问题。

在内部会议上,滴滴总裁柳青谈到了关于“抽成”(滴滴内部称之为Take rate)和“补贴”等比较有争议的问题。她表示,管理层正在认真思考业务模式,会做积极探索,既能激励司机,在高峰期供需失衡时高效调度有限运力,尽最大可能满足乘客需求,又能保证公平性。

对于下线的顺风车业务,有消息称,目前各方对顺风车的产品设计、安全标准以及责任界定尚未达成共识,相应方案还在讨论中。

根据极光大数据2018年四季度网约车平台数据显示,滴滴出行渗透率为14.7% ,位居第一;嘀嗒出行渗透率为1.9% ,排名第二。此外,神州专车1.2%、曹操专车0.6%、首汽约车0.6%、易到0.3%、美团打车0.2%。

这意味着,留给滴滴的时间看起来还足够,在互联网出行市场,领头羊陷入困境,但追赶者也没有绝佳机会,市场不再拥有针尖麦芒的对垒。神州专车、首汽约车、嘀嗒出行等老对手之外,哈啰出行、高德地图也都上线了顺风车业务,但也要兼顾安全和合规性,不太可能大张旗鼓地推进。

根据此前交通运输部与公安部要求,2018年12月31日,网约车平台要全面清退不符合条件的车辆和驾驶员,基本实现平台、车辆和驾驶员合规化。目前,滴滴、易到、首汽约车等平台均表达了按照政策不断整改的初衷。

对整个行业来讲,让合规运力满足打车需求成为了共同的难题。以往,快的与滴滴、滴滴与Uber的补贴战争,争夺的是增量用户和司机;而现在的补贴,是各家平台想方设法尽可能地留住自家车主。

以滴滴为例,春节期间从腊月二十三到正月初六,滴滴平台平均打车成功率维持在64%。在乘客支付的春节司机服务费全额给司机的基础上,滴滴为补贴全国各地的司机花掉3.05亿元。

看起来,共享出行已经来到了全行业盘整的十字路口,而滴滴无疑是关键性的样本。

北京商报记者 魏蔚/文 CFP/图

责任编辑:张博(QF0005)

本文内容为汽车发布网( 汽车发布网 )编辑或翻译,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。
分享: 微信 微博

相关文章